最後更新日期: 2024-06-06
產後月經何時來報到?產後月經會有改變嗎?有的媽媽可能覺得產後月經不規律,甚至變得比較痛?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想要月經乖乖報到,建議要多休息並放鬆心情唷!
內容目錄
月經是如何產生的?
在我們了解產後月經前,要先了解一下月經是如何來的?
每位女性都有生理週期,正常週期為21~35天,會依照個人體質不同而有所改變。生理週期又可以分為濾泡期、排卵期與黃體期。
- 濾泡期:這個階段濾泡會逐漸長大,而體內的雌激素也會開始增加,使子宮內膜漸漸增厚,所以又稱為增生期。
- 排卵期:當卵泡長大後,唯一一顆卵子就會從卵泡排出,接著進入輸卵管,此過程又稱為「排卵」。
- 黃體期:隨著黃體素的上升,子宮內膜已做好受孕的準備,倘若兩周內都沒有胚胎植入,則黃體會逐漸凋亡,黃體素濃度漸漸下降,使子宮內膜剝離排出,又稱為「月經來潮」。
一般月經會維持3~7天,也有部分的女性會持續10天左右,通常頭一兩天的月經量較多,隨著天數增加,排血量會逐漸減少。
產後惡露是月經嗎?
當產婦分娩後,子宮內還會殘留零碎的胎盤碎片、黏膜組織,因此生成「產後惡露」,通常會維持4~6週,但惡露與月經該如何分別呢?隨著天數的增加,產後惡露的顏色會有所改變,它不會一直維持深紅色,它會從深紅色轉變為淡紅色,最後變為淡黃色或白色。
但如果產後惡露一直維持深紅色,則有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導致,建議要至婦產科做詳細檢查!
(延伸閱讀:惡露≠月經,教您分辨惡露與月經,產後4招徹底排除惡露)
產後月經何時來?
產後有多種因素影響著月經週期,像是有些媽媽產後哺乳,而在寶寶吸吮乳房的過程,媽媽體內會分泌大量的泌乳素,這將會使雌激素分泌量減少,進而抑制排卵,此外產後有育兒的壓力,無形之中也會影響產後月經週期,所以產後月經並不會馬上報到。
如果是沒有哺餵母乳的媽媽,產後大約4~8週會來第一次月經,而如果是有餵母乳的媽媽,因為賀爾蒙的影響,所以產後月經會延後至4~6個月才會報到,但因為每個媽媽的體質不同,所以產後月經恢復時間是因人而異。
但如果超過產後1年月經都還沒有恢復,則可以至婦產科檢查,是否有其他因素影響月經週期!
產後月經變化
懷孕使身體經歷巨大的變化,使月經也有所改變,到底與懷孕之前的月經差在哪呢?
變化1. 產後月經會暫時不規律
懷孕前媽媽可能都有規律的月經週期,但因為產後身體激素尚未恢復到正常水平,再加上照顧新生兒疲憊、育兒壓力、追奶壓力等,都會影響產後的月經週期。
所以產後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月經週期不正常,但只要產後好好休息、適當的放鬆心情,通常很快就能恢復正常的月經週期了!
變化2. 經痛嚴重or變得不會痛
產後月經來臨,有些媽媽覺得經痛更嚴重,但也有媽媽覺得反而比較不會經痛。而經痛又可以分為原發性經痛與續發性經痛,原發性經痛主要是因為子宮內膜分泌過多的前列腺素,促使子宮過度收縮,進而引發疼痛。
但如果懷孕前你深受原發性經痛的困擾,那恭喜你產後將會有大幅的改變,因為產後子宮內有部分的前列腺素受體會消失,因此能減緩原發性經痛。
但也有部分的媽媽產後經歷嚴重的經痛,有可能是因為懷孕過程,胎盤位於子宮內膜深層的位置,而導致了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有子宮肌腺瘤的問題,建議如果產後有嚴重經痛,也要盡早至婦產科就醫治療!
產後月經出血量多or量少?
產後月經出血量多的原因
一般正常月經的出血量為30~60毫升,若經血超過60毫升,就是出血量偏多,而產後有什麼因素會導致出血量過多呢?產後月經量多,可能是因為過度疲憊、情緒不穩、或是有其他的婦科疾病,像是子宮肌腺瘤、子宮息肉等,呼籲媽媽如果有發現明顯異常時,應該要盡快到婦產科進行檢查,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時期。
產後月經出血量少的原因
當產後受寒、飲食熱量攝取不足、壓力過大、內分泌紊亂,都有可能導致產後月經出血量少,建議可以改善作息,並做好保暖,如果過段時間還是沒有改善,建議可以到婦產科進行檢查。
💗 關注媽媽餵 IG 參與更多媽媽話題
💗 關注媽媽餵 FB 參與更多媽媽話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