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3-02-15
小產如何調理?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小產?小產會有徵兆嗎?小產後媽媽還是要跟坐月子一樣,經由生活、飲食、心理三面向調整,盡早將身體調理好,迎接新的生命!
內容目錄
小產原因
流產又稱為小產,可以分為自然流產、人工流產,意旨因某些因素或意外,導致必須於懷孕20週以前結束妊娠,自然流產很普遍,雖然有許多因素影響,但大多是因為母體、胚胎有問題;至於人工流產就是所謂的墮胎,以下將以自然流產的4個原因做說明:
- 母體健康程度:高齡孕婦、爸爸(30歲後風險增加)、肥胖、有特定患疾(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
- 胚胎健康程度:著床位置不正確、染色體異常、胚胎等組織發育異常。
- 生活習慣:長期熬夜、菸酒不良嗜好、過度疲倦等。
- 其他:曾經有流產紀錄、長期暴露於輻射環境、受到外力重擊等。
小產會有徵兆嗎?
小產徵兆有三項,分別為陰道出血、劇烈腰痠與下腹疼痛緊縮,陰道出血是懷孕初期常見的現象,但懷孕出血不可忽視,雖然有時候不一定是流產前兆,但最好還是就醫檢查會比較安心。
再來是劇烈腰痠,通常懷孕期間的腰痠只要適當休息就能獲得緩解,倘若是劇烈腰痠,即便休息也無法復原那可要特別留意,可能是小產的徵兆。至於下腹疼痛緊縮通常會伴隨陰道出血,所以如果兩症狀都出現時應提高警覺!
小產3大面向調理
小產後應該要好好調理身子,究竟該如何調理呢?以下分為生活、飲食、心理三面向作調理唷:
面向1. 生活調理小產後要先留意惡露排出的狀況,惡露通常會持續2~3週,顏色也會有不同的變化,所以需要觀察紀錄,回診時告訴醫生目前的狀況。
通常小產後1~3天會是紅色惡露,含有些許的血塊,3~7天惡露開始變稀,呈現粉色、棕紅色的樣子,7~21天則為白色惡露,漸漸減少到完全消失。
如果小產週數比較大,那惡露的量可能會比較多,甚至會有輕微血崩的現象,建議小產後媽媽要留意惡露的流量、氣味有無異常、發燒、下腹悶痛等,避免發炎引發敗血症。
面向2. 飲食調理小產也要向坐月子一樣做飲食調理,飲食上需要避免刺激性、油膩等,盡量攝取清淡、少油、少鹽、少糖的食物,並少量多餐,因為小產後腸胃道蠕動緩慢,若吃太多、太油膩可能會加重腸道負擔。
小產後飲食調理分4階段,第一階段的目的是排出惡露、修復傷口,所以建議多攝取富含蛋白質、補血的食物,向是雞肉、魚肉、豆製品(不要過多易脹氣)、菠菜、黑木耳、紅豆等。
第二~三週則要補血健脾,增添元氣,所以只要惡露結束後,可以循序漸進攝取一些五穀類、中藥燉補等。第四週則為調養尾聲,所以可以開始「熱補」,像是適量的麻油、大補湯等,慢慢回到正常飲食,但還是要維持少油、少鹽的原則。
面向3. 心理調適小產後我們要面對的是「失去的課題」,在人生中有許多時候會面臨失去,當成功面對失去課題後,這皆會內化成心中的一股力量。
經歷失去的傷痛,我們會面臨五個階段,分別為否定期、憤怒期、討價還價期、憂鬱期、接受期。當失去發生時,第一個反應是否認,會覺得「這不是真實的」、「為什麼是我」這屬於人體正常防禦。
渡過否認期後,就會開始將內心的挫折、痛苦投射到他人身上,接著會漸漸恢復認知功能,會在「接受事實」與「抗拒事實」之間不斷拉扯,也稱為討價還價期。
但無論如何討價還價都沒有用處,這時候會感到絕望、痛苦、迷惘,也是大多數媽媽會卡關的地方,但當我們學會放下時,我們才能重建新的生活模式,並接納自己。
如何學會放下,可以正視失去的課題,尋求家人的支持,並接納自己的情緒,以健康的方式看待失去這件事,我們才能縮短痛苦與悲傷,並迎接新的生命!
參考資料:
推薦商品
-
高腰款一次性衛生免洗內褲(4入/包)
NT$299 -
恐龍月亮枕套
NT$990 -
超薄瞬吸鎖水防溢乳墊(4包)
NT$1099 -
點點米奇頭孕哺居家服組(長袖+長褲)
NT$1380 -
棉質泡泡孕哺居家洋裝
NT$1380 -
抗菌月子內衣
NT$780 -
零著感無痕哺乳內衣
NT$1480 -
敷料親膚棉貝殼枕(枕心x1套+枕套x1套)
NT$2880 -
棉質泡泡孕哺居家服組
NT$1380 -
超薄瞬吸鎖水防溢乳墊(16包/箱)
NT$3699 -
零著感無痕月子內衣
NT$780 -
法式蕾絲抗菌月子內衣
NT$890 -
蕾絲零著感哺乳內衣
NT$1580 -
迪士尼系列(怪獸電力公司)蠶寶寶包巾組 2入
NT$1580 -
全機能抗菌運動哺乳內衣
NT$1580 -
迪士尼小熊維尼孕哺居家服組
NT$1480 -
迪士尼101忠狗孕哺居家服組
NT$1480 -
竹炭全彈力按摩束腹帶
NT$1980 -
鯨魚月亮枕套
NT$990 -
Meryl紗高透氣抗菌無痕哺乳內衣(固定罩杯)
NT$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