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1-12-14

生二胎700x366

隨著大寶逐漸長大,不少人想為孩子添個玩伴,但又怕一次帶兩個忙不過來。專家指出,自己帶兩個孩子固然會面臨重重挑戰,但只要事先做好功課,提前調整身心狀態、找好後援,積極訓練大寶建立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一打二」其實並沒有這麼可怕。

怕「一打二」搞不定  這個時機生二寶最好

許多全職媽咪想要為大寶添個玩伴,但一想到要「一打二」就膽顫心驚。對於自己帶北鼻的媽媽來說,什麼時候才是生二寶的好時機呢?

新店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蔡佩珊分析,一般來說,產後大概需要1年~1年半的時間才能讓身體完全復原。「一打二」順利與否的關鍵在於媽咪能否順利調適身心、大寶本身的性情氣質,還有大寶能否建立規律作息及培養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雖然小小孩通常在1歲左右就能建立規律的日夜作息,但1歲以後能否培養規律日常作息及自理能力仍要視個別發展而定。尤其1~3歲的孩子自主意識開始萌芽,進入叛逆期,此時若懷上二寶,從孕期開始就會比較辛苦,遑論二寶出生後更會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正因如此,若能在1~3歲這段期間讓大寶養成生活常規,會自己吃飯、穿脫衣服、大小便,當大寶建立基本自主能力,此時再懷第二胎相對會比較輕鬆。所以什麼時候生二寶比較適合?蔡佩珊建議的時間點是大寶3、4歲左右。不過她也強調二胎懷孕時程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須綜合經濟條件、夫妻間是否達成共識等因素一併考量。若在大寶1~3歲時懷上二寶,還是有很多方法去處理可能產生的問題。

4大難題 專家來解答

狀況1.無法順利安撫兩個孩子入眠,每天睡覺都搞得雞飛狗跳

專家說:大寶、二寶同房睡覺通常會相互影響,尤其是歲數接近的兄弟姊妹,睡覺時多半會彼此玩鬧。如果家裡有足夠空間,睡前最好先將大寶、二寶分開,讓他們分別睡在不同房間,此時可以請先生或其他家人幫忙把兩個孩子哄睡,等孩子睡著後再抱回同一個房間。倘若家裡沒有多餘房間,建議讓孩子各睡一張床,只有一張床也要拿障礙物稍微把孩子隔開。

哄睡時可建立睡前儀式,讓孩子更容易入眠。舉例來說,媽咪可以在睡前1小時關閉所有電子產品,在孩子喝完奶、刷完牙後播放輕音樂或說床邊故事,最後再關燈睡覺,藉此培養孩子固定的就寢習慣。

狀況2.大寶爭寵做出退化行為,開始拿奶瓶喝奶、搶坐嬰兒車…

專家說:爭寵是手足競爭的常見現象,通常手足年齡愈接近、衝突愈多,大寶做出退化行為的比例愈高。而孩子本身的特質以及是否覺得被忽略、不被關愛也會影響退化行為的發生機率。蔡佩珊指出,許多父母都對第一個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習慣說「你是哥哥/姐姐,所以要如何如何…」;或拿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較,譬如說「某某較可愛、某某很愛哭…」等等,這些言語都會讓孩子倍感壓力,因為擔心自己不被愛或不被肯定而做出退化行為來獲取關注。此時爸媽不妨嘗試用下列3種方式緩解孩子內心的不安:

引導孩子說出內心感受

3歲以下的孩子無法確實表達自己的感覺,出現負面情緒時往往會用反抗或鬧脾氣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恐懼或擔憂。此時父母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幫孩子說出他的潛在需求,例如「你覺得用奶瓶喝奶比較安心,因為媽媽會陪你對不對?」讓孩子嘗試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通常孩子在獲得大人理解以後情緒就會變得比較穩定。

安排與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

這個時期的大寶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鼓勵與關懷,媽咪最好單獨劃分與大寶相處的時間。當大寶從母親身上獲得足夠的愛、對愛的需求被滿足,也就不會再藉由退化行為試圖引起關注。

在大寶與二寶互動時給予讚美

鼓勵大寶和二寶一起玩遊戲,當大寶在二寶做錯時給予協助,立即肯定、讚美大寶,讓大寶獲得成就感,製造雙贏局面。

 

狀況3.帶孩子出門時忙著照顧二寶,大寶在一旁哭鬧不休

專家說:帶孩子出門前應該預先演練,衡量自己和孩子的狀況。建議媽咪可以從超商、公園等較近的地點開始觀察孩子的表現(能否維持穩定情緒),同時測試自己對兩個孩子的掌控力。正式出門前用大寶聽得懂的語言具體說明妳想要他在外面怎麼做,譬如「出門要和媽媽手牽手,抓著弟弟/妹妹的推車」、「上公車以後趕快找位子坐」、「搭車時握緊手把」、「看到想買的東西記得先告訴媽媽」…等,不要用「出門要乖乖的,不要亂跑」這種抽象字句,以免孩子無法理解。若要搭乘公車、捷運、高鐵等大眾運輸工具,記得隨身攜帶可以安撫孩子情緒的玩具或物品,轉移孩子在搭車時的注意力。在外面走路隨時觀察大寶的體力和精神狀況,適時休息,避免讓大寶站太久或走太久。

 

狀況4.周旋在孩子與家務間身心俱疲,開始感到憂鬱、焦慮

專家說:一打二多少會出現憂鬱或焦慮的症狀,此時一定要有足夠的病識感才不會延誤就診。媽咪可以自問是否對未來沒有期待?是否無端覺得沮喪、不安、害怕、驚慌,覺得好多事沒辦法應付?是否總感覺不快樂,出現失眠、難過、悲傷、

哭泣的表現?是否對感興趣的事物失去熱情?若答案都是「是」且這種情況持續1個月以上,最好到醫院尋求專科醫師評估。另外,由於睡眠品質也會影響身心狀態,媽咪應一併檢視自己能否在半小時內睡著?半夜是否會醒來?是否會做噩夢?身體是否會疼痛?倘若頻繁出現睡眠問題,也要到身心科就診。

蔡佩珊強調,一打二會對身心造成極大負擔,媽咪此時必須正視自己的情緒、睡眠品質和身體狀況,同時評估自己是否有完善的備援系統。比方說忙不過來、睡眠不足時是否有人幫忙照顧孩子?有沒有人可以聽自己訴苦?一天中是否有空檔做自己的事?這些都很重要。平時培養可以充分紓壓的興趣,提醒自己扮演「夠好的媽媽」而非「完美的媽媽」,才能有效減輕壓力。

請另一半幫忙 說清楚「要他做什麼」

當家中增加新成員,全職媽咪的負擔變得更重,如何與另一半協調、分配家事和育兒工作成為不少媽咪頭痛的事。蔡佩珊建議,家事的部分可以按重要性排序,再根據順序安排做家事的時間,較不重要的家事可以從2天做一次改為3天或4天一次減輕負擔。育兒工作則可以按照夫妻個別的喜好和專長做分配,比方爸爸負責帶孩子玩積木、到公園玩球;媽媽則負責睡前念故事書、帶孩子玩扮家家酒。

蔡佩珊提醒,如果先生幫忙的結果不盡人意也不要過度苛責,因為做不好他也會埋怨自己,此時再責備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最好抱持感謝、尊重的心,不要過度干涉另一半負責的部分。另外,如果忙到分身乏術想請先生幫忙,最好直接說出妳想要他做的事,譬如「幫我把水槽裡的奶瓶洗乾淨」,不要理所當然認為「對方應該知道要做什麼」,如此才不會造成衝突。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84月號。https://goo.gl/yKs1PS

採訪撰文/戴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