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2-11-02

寶寶吃海鮮易過敏?!

寶寶可以吃海鮮嗎?這是不少家長的疑惑,寶寶在7-9個月大就可以開始攝取蛋豆魚肉類了,但日常常見的魚、蝦、貝類該如何料理,以及寶寶何時才能吃呢?一篇一次說給您聽!

寶寶該攝取多少蛋豆魚肉類?

從媽咪懷孕時便可食用豆魚肉蛋類,給予胎兒足夠的營養,待寶寶出生後,媽咪亦應適當攝取海鮮類,增加母乳營養,若是喝配方奶的嬰兒,則可選擇強化添加EPA與DHA的配方奶。在寶寶7個月-9個月大時,可以開始給予蛋黃0.5-1份,至寶寶10個月大開始給予高品質蛋白質食物1-1.5份。

一份係指:

  • =蛋黃泥2個
  • =傳統豆腐3格(80克)或嫩豆腐半盒(140克)
  • =無糖豆漿1杯
  • =魚泥、肉泥、肝泥一兩

常見3類海鮮

✦魚類
魚類富含豐富的蛋白質、Omega-3脂肪酸(DHA、EPA)及其他必需脂肪酸,其中的蛋白質用以組成身體細胞與促進器官發育, DHA、EPA則可促進大腦發育及視網膜發育。通常魚類可分為海水魚與淡水魚,海水魚的DHA、EPA含量高、魚刺少,處理起來簡單又方便,但因生物累積作用,易受重金屬汙染,必須注意攝取量與食用頻率;淡水魚由於體型小,重金屬累積含量較低,肉質亦細嫩,但容易受到寄生蟲汙染,兩者各具營養特色,建議媽咪準備寶寶的副食品時,交替食用淡水魚與海水魚,以獲得足夠營養,降低汙染影響。

海水魚VS.淡水魚

魚種比較海水魚淡水魚
外型體型大體型小,約巴掌大
常見魚種鯊魚、旗魚、鮭魚、鱸魚等吳郭魚、鰻魚等

選購&料理要點
媽咪選購魚類時,除了要按壓肉質檢視有無飽滿、彈性之外,還要注意眼珠是否明亮清澈、表皮完整等,更應了解產地來源與新鮮度,避免購買添加化學成分的魚。魚買回家後第一步必須先放血,將內臟與腸泥處理掉,徹底清除魚鱗並洗淨、去除腥味,不會處理的媽咪也可以請魚貨老闆先替您處理。烹煮方式則包括煎、炒、烤、清蒸等,但需注意的是將魚完全煮熟,避免生食或半生不熟,不然吃進細菌或寄生蟲會引起過敏或中毒。

食用時機
寶寶10個月大開始,便可以逐步攝取魚肉。此時嬰兒的咀嚼能力與消化能力尚未發育完全,媽咪在料理食物時,應將魚刺挑乾淨,並且剁碎或磨成泥,方便寶寶食用。不過,針對部分消化能力發展較慢的孩子,媽咪先讓寶寶嘗試吃白色的魚肉,因脂肪含量低,較易吸收;反之,紅色魚肉的脂肪含量較高,有些寶寶容易消化不良,待寶寶消化功能較成熟時再嘗試。

另外,不少家長認為魚湯的精華都在湯裡,但若只餵食魚湯,其實不少的蛋白質與脂肪酸等營養都在魚肉,建議媽咪應連魚肉一起餵食才能補充足夠營養。

✦蝦蟹類
蝦蟹類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維生素A、鈣等礦物質,可以促進器官發育與強化骨骼及牙齒的功能,其中蝦蟹體內含有蝦紅素,蝦紅素屬於脂溶性抗氧化物質,可以保護細胞膜與DNA,幫助腦部、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的發展,更能對抗發炎與促進益生菌的生長。

選購&料理要點
蝦蟹類大多屬於近海養殖,較不易產生汙染問題,但購買時仍需注意有無異味,蝦子應選擇蝦殼清澈透明、頭殼與身體沒有分離或脫落、身體呈彎曲狀;螃蟹則應選擇結實厚重、身體完整,以草繩綑綁住的活蟹為佳。料理蝦、蟹時必須洗淨、去除腸泥,並且完全煮熟,盡快食用完畢或放入冷凍儲存,避免孳生細菌。

食用時機
蝦蟹類的肉質較具有彈性,食用時需考量嬰幼兒的咀嚼能力,應先提供肉質較軟的魚肉後看寶寶的吸收程度,再決定是否嘗試吃蝦蟹類,剛開始給予蝦蟹類副食品時,宜先剁碎或磨成泥,方便寶寶咀嚼和吸收。

✦貝類
貝類含有維生素B群、鐵、鋅、銅、錳等微量元素,是維持身體生理機能的重要元素,可以維持體液酸鹼質平衡、調節滲透壓,促進神經傳導,若過度缺乏將引起代謝、生長等問題。

選購&料理要點
貝類相當容易受到重金屬的汙染,購買時除了注意味道、外觀完整性之外,亦應詢問產地來源,選擇新鮮活貝類。此外,由於貝類容易帶沙,料理前先泡在鹽水裡,讓牠將沙吐乾淨,若沒有要立即食用,應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於兩天內食用完畢。烹煮時,拿出適當的分量進行料理即可,避免一次全部烹煮完畢,再放入冰箱繼續保存,如此反覆冷藏、加熱,容易使新鮮度下降,食物也會變質。

食用時機
貝類同蝦蟹類般,肉質較具彈性、不易咬碎,食用時需考量嬰幼兒的咀嚼能力,建議寶寶嘗試副食品後期時再進行,初期應先剁碎或磨成泥,製作成流質副食品,方便寶寶咀嚼和吸收。

吃海鮮4大疑問

1吃魚容易變聰明?
由於魚類富含DHA與EPA,適量的攝取確實可以幫助腦力與智力發展,常吃魚的孩子身體也較健康。研究上更曾做過一項實驗發現,獲得足夠DHA、EPA的孩童,記憶力、精神專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相對較好,但這些能力與未來的成就未必有正相關,孩童未來的發展除了飲食,還需依據接受的教育環境、成長等其他因素做判斷。

2海鮮容易誘發過敏?
根據研究顯示,海鮮確實是容易引發過敏食物之一,但部分食物只要經過烹煮,便能降低過敏情形,加上人體本身具有自然代謝的能力,可以將毒素排掉,無須過度擔心。若擔心寶寶吃了海鮮會過敏,反而不讓孩子嘗試,不僅使寶寶成長過程中缺乏DHA、EPA等營養素,也可能造成寶寶長大後無法接受海鮮類食物,因此,建議調整給予副食品的順序,例如:先給予白色魚肉等單純食物,之後再餵食紅色魚肉或貝類等複雜食物,觀察其接受程度,以及皮膚是否出現紅疹或搔癢等情形。

不過,要注意的是引起過敏的原因相當多,包括塵璊、天氣或環境等因素,若寶寶吃了海鮮導致皮膚出現泛紅或起疹子,應先由醫師評估,找出真正的過敏原,再決定是否繼續攝取海鮮。

3海鮮重金屬很多?
魚類大致可分為深海魚與淡水魚,其中深海魚屬於大型魚,受到汙染的機率比較高,也容易產生毒素累積,爸媽需掌控好攝取量與頻率,交替食用深海魚與淡水魚,避免食用甲基汞含量高的深海魚類,例如:鯊魚、旗魚、土魠魚、馬頭魚等,徐瑋婷營養師指出,甲基汞中毒會導致食慾降低、影響觸覺、聽覺與視力,嚴重者更可能發生四肢麻痺和慢性疲勞。

4海鮮膽固醇都很高?
針對海鮮常常被冠上高膽固醇的標籤,事實上,要判斷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是否過高及有無導致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必須根據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及食物的升膽固醇指數(CSI)做判斷。研究發現,大多數海鮮類食物的升膽固醇指數都比豬肉、牛肉、羊肉等動物性食物含量低,且營養成分也較多,屬於低膽固醇的好食物;至於蟹黃、魚卵、蝦卵等膽固醇含量高的卵黃食物,則盡量避免食用,即可免除攝取過多膽固醇的風險。

此外,部分家長認為海鮮容易誘發過敏或膽固醇含量高,退而求其次給予寶寶補充魚油或其他保健食品,但這些保健食品裡的營養成分都偏高,容易不小心就攝取過量,因此,鼓勵爸媽多給予寶寶攝取天然的原始食物,選擇可信任的店家與產地,交替食用各種海鮮,並且挑對食用部位,才能攝取足夠的營養。

升膽固醇指數(CSI
要判斷食物對血膽固醇的影響,不可只看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而是要根據食物的升膽固醇指數。升膽固醇指數(Cholesterol Saturated fat Index)是指食物中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含量的指數,指數值越低表示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越低,反之,指數值越高,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也就越高。


徐瑋婷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生技製藥暨食品科學院營養系、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現職:成大醫院營養師

採訪撰文/林靜莉
諮詢/成大醫院營養師徐瑋婷
模特兒/活潑弟弟彥廷
攝影/2026兒童拍拍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年04月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