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3-02-20

<img decoding=

不同時期的幼童有不同的情緒發展嗎?同步為您介紹一次就懂得幼童發展心理學,並提供面對不同時期孩子的情緒,照顧者的應對策略,最後教您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情緒障礙?


嬰幼兒發展情緒心理學

不同階段的嬰幼兒發展的情緒大不同,因此Erikson提出心理社會發展論,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衝突,克服不同的衝突,使個體成長,最後完成整體性的自我。

Erikson將出生到學齡初期的社會情緒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一)嬰兒期(0~1歲):信任與不信任

是嬰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最基本的階段,此時的寶寶會透過行為表達生理需求,如肚子餓或身體不適時,會哭鬧,而若可以得到父母的關愛,將使其發展出對人的信任,若成功建立信任,會讓寶寶感到十分安心與放心,而若寶寶表達出來的情緒被拒絕、忽視,可能會導致寶寶產生不信任感。

(二)兒童期(1~3歲):自主與懷疑

發生在兒童早期階段,此階段的嬰幼兒,剛剛開始獲得些微的獨立性,學會如:爬、走、說話等技能,他們開始自行執行基本行動,並就他們的偏好做出簡單的決定。此時會出現第一個反抗期,父母必須訓練嬰幼兒的日常生活習慣,如:排泄行為等,使其符合社會規範,但嬰幼兒已開始有自主性,因此可能會產生衝突。若此階段的父母,對幼童過度保護或懲罰,幼童可能會產生懷疑,相反的,若成功發展,幼童可以感到安全且有自信。

(三)學齡初期(3~5歲):主動與內疚

學齡初期的孩童,若表現出主動探究的行為,而受到他人的鼓勵,孩童就會形成主動性,日後則可以成為負責任的成人,反之,若孩童主動的行為,都未受到成人肯定,甚至被取笑,孩童會感到內疚、自我懷疑。

了解了出生到學齡初期三階段的嬰幼兒社會情緒發展後,面對寶寶產生不同情緒時,照顧者可以如何應對呢?

<img decoding=

不同時期的嬰幼兒情緒發展之應對技巧

嬰兒時期

不同時期的寶寶需求不一樣

0-4個月:渴望與你接觸

0-4個月的小寶寶渴望著與爸爸媽媽親密接觸,溫柔的撫摸, 對孩子輕柔的愛撫,不僅僅是皮膚間的接觸,更是一種愛的傳遞。早期撫觸就是在嬰兒腦發育的關鍵期給腦細胞和神經系統以適宜的刺激,促進嬰兒神經系統發育,從而促進生長及智慧發育。 這個階段的小寶寶有著親密接觸的心理需求,千萬要注意,不要冷落了他, 可以輕輕地撫摸他的背,親吻他的額頭,讓他感受到滿滿的愛。

(延伸閱讀:「撫摸」是寶寶開心的關鍵!輕鬆就能讓微笑伴隨寶寶成長)

4-6個月:渴望你的微笑

初生嬰兒對於外部世界還是一片懵懂,但是爸媽親切的笑容卻是寶寶最初的溫暖與快樂來源。 0-6個月的寶寶渴望看到你們的微笑。爸爸媽媽親切的笑容能讓寶寶感到親切和歡快的情緒體驗,雖然他不知道笑容是什麼一回事。如果爸媽面對寶寶大多是面無表情,寶寶感受不到心靈上的愛撫,長大後寶寶的性格可能會變得冷漠、消極。當寶寶這樣對你笑時,別忘了給他一個回應,因為如果父母在此時能給他一個輕鬆的微笑做回應,他就會更樂意這樣做,並且開始知道了他的行為會有反應。

6-12個月:最害怕你離開他

6個月開始,當媽媽離開一段時間,寶寶變得焦慮起來,甚至開始滿屋子跑去找媽媽。他開始強烈地感受到分離的恐懼,因而變得極度不安,甚至聲嘶力竭地哭鬧,希望得到爸媽的關注和安慰。

而嬰兒時期,寶寶會有正向與負向的情緒,而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寶寶發出訊號,需要父母的關注,若寶寶哭泣時,照顧者以負向的口吻,比如:「你再哭我就生氣囉!」,孩子會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進而無法產生對人的信任,嚴重可能影響日後的社交關係,此時,照顧者這樣做可能會更好

(延伸閱讀:改善嬰兒分離焦慮3妙招,你和寶寶又屬於什麼依附關係?)

<img decoding=

面對嬰兒哭泣,使用”拍、包、按”絕招

  • 拍:輕拍寶寶身體,輕輕哼首歌曲或跟寶寶說說話。
  • 包:使用包巾把寶寶包起來,像是重回媽媽子宮內一樣,並側躺於照顧者懷中,切記包巾別遮蔽寶寶口鼻。
  • 按:若寶寶依然焦躁不安,可使用寶寶按摩,使其身體放鬆,但力道不能太大,輕撫即可!如背部按摩,以寶寶的脊椎為中心,雙手放在脊椎兩側,輕輕的往外撥至肩膀。可以從背部上方開始,往下延伸至臀部。

(延伸閱讀:揭開嬰兒包巾3大好處,把握原則學會如何正確使用包巾!)

<img decoding=

✦兒童時期

此階段可能會遇到2歲半的兒童情緒不穩定期,也因此時的兒童已有初期的自主性,因此活動力旺盛且經常與照顧者唱反調,而如果不如他意,可能就會大哭大鬧,甚至亂摔物品,其實這都是兒童急於展現自己獨立的行為,而面對這樣的壯況,這樣的對應可能會比較好:

面對兒童憤怒的應對策略

  • 先理解兒童憤怒原因,以表達同理與陪伴來安撫兒童。
  • 意志要堅定,不能接受兒童無理的要求,可以適時的忽視,以免兒童認為哭、鬧就可以達到目的。
  • 當照顧者情緒上來時,先深呼吸,千萬別動手,以免兒童產生懷疑心理,對日後發展有害。
<img decoding=

✦學齡初期

這時期的小孩,會出現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每件事情都喜歡自己來,因此會時常與照顧者產生衝突,但在這樣的過程中,小孩可以延伸自己的感受,並體會他人的感受,是激發同理心的開始。雖然初步有獨立性,但又常常對離開照顧者感到分離焦慮或害怕單獨睡覺,遇到這些情況,照顧者可以這樣做:

  • 可以培養降低孩子分離焦慮的方法,像上幼稚園的小孩,經常會因為要長時間離開照顧者,而感到焦慮,此時,照顧者離開前,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並於下課時準時接送,讓孩子焦慮感降低。
  • 當孩子有主動的行為時,若是正向的,父母親可以給與口頭上的鼓勵,如: 「 你很棒! 」,讓他感受到自己被稱讚,若是做錯事情,照顧者也別責罵他,試著理性溝通,如: 「 不可以這樣唷! 」,或是理性教育,讓小孩知道這樣是錯的。

嬰幼兒情緒障礙如何判斷

「障礙」指的是當某些行為或情緒已經影響到正常人際關係、學習狀態或是生活作息,且此情況已持續超過一段時間,都沒有辦法糾正回來。情緒障礙包含以下三大點:

(一)影響人際、生活及學習

情緒已影響到人際互動,像是與小朋友玩,不開心時,就動手打人;生活作息,因為一直發脾氣而使得吃飯時間不規律、晚上睡不著覺;學習狀態,可能出現拒絕上學、上學之後無意參與,或已建立的生活能力突然喪失,本來可以自行控制大小便,現在卻拉在褲子上等。

(二)持續一段期間且頻率高

若一星期出現3次以上,也就是一週中有將近一半的時間有這類困擾。倘若只是偶爾或短期出現的事件(像是只有2、3天),應該先觀察不必急著認為孩子有問題需要幫忙。

(三)經過協助仍然無法調適

假如經過爸媽的協助與教育達一個月之久,嬰幼兒都沒有辦法調適改善,才會考慮可能是情緒障礙,並建議至醫療院所求助。

嬰幼兒的情緒發展,是不可忽略的,若輕忽,可能會嚴重影響長大後各方面的發展,倘若 嬰幼兒已經出現情緒障礙三大現象,在爸爸媽媽協助後,仍沒改善,請立即至醫療院所求助!以免造成傷害!

(延伸閱讀:徹底了解幼兒情緒發展過程,遇到幼兒情緒失控SOP公開)

<img decodin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