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3-02-20

不同時期的幼童有不同的情緒發展嗎?同步為您介紹一次就懂得幼童發展心理學,並提供面對不同時期孩子的情緒,照顧者的應對策略,最後教您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情緒障礙?
內容目錄
嬰幼兒發展情緒心理學
不同階段的嬰幼兒發展的情緒大不同,因此Erikson提出心理社會發展論,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衝突,克服不同的衝突,使個體成長,最後完成整體性的自我。
Erikson將出生到學齡初期的社會情緒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一)嬰兒期(0~1歲):信任與不信任
是嬰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最基本的階段,此時的寶寶會透過行為表達生理需求,如肚子餓或身體不適時,會哭鬧,而若可以得到父母的關愛,將使其發展出對人的信任,若成功建立信任,會讓寶寶感到十分安心與放心,而若寶寶表達出來的情緒被拒絕、忽視,可能會導致寶寶產生不信任感。
(二)兒童期(1~3歲):自主與懷疑
發生在兒童早期階段,此階段的嬰幼兒,剛剛開始獲得些微的獨立性,學會如:爬、走、說話等技能,他們開始自行執行基本行動,並就他們的偏好做出簡單的決定。此時會出現第一個反抗期,父母必須訓練嬰幼兒的日常生活習慣,如:排泄行為等,使其符合社會規範,但嬰幼兒已開始有自主性,因此可能會產生衝突。若此階段的父母,對幼童過度保護或懲罰,幼童可能會產生懷疑,相反的,若成功發展,幼童可以感到安全且有自信。
(三)學齡初期(3~5歲):主動與內疚
學齡初期的孩童,若表現出主動探究的行為,而受到他人的鼓勵,孩童就會形成主動性,日後則可以成為負責任的成人,反之,若孩童主動的行為,都未受到成人肯定,甚至被取笑,孩童會感到內疚、自我懷疑。
了解了出生到學齡初期三階段的嬰幼兒社會情緒發展後,面對寶寶產生不同情緒時,照顧者可以如何應對呢?

不同時期的嬰幼兒情緒發展之應對技巧
✦嬰兒時期
不同時期的寶寶需求不一樣
0-4個月:渴望與你接觸
0-4個月的小寶寶渴望著與爸爸媽媽親密接觸,溫柔的撫摸, 對孩子輕柔的愛撫,不僅僅是皮膚間的接觸,更是一種愛的傳遞。早期撫觸就是在嬰兒腦發育的關鍵期給腦細胞和神經系統以適宜的刺激,促進嬰兒神經系統發育,從而促進生長及智慧發育。 這個階段的小寶寶有著親密接觸的心理需求,千萬要注意,不要冷落了他, 可以輕輕地撫摸他的背,親吻他的額頭,讓他感受到滿滿的愛。
(延伸閱讀:「撫摸」是寶寶開心的關鍵!輕鬆就能讓微笑伴隨寶寶成長)
4-6個月:渴望你的微笑
初生嬰兒對於外部世界還是一片懵懂,但是爸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