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2-10-17

3招遠離孕婦中暑

臺灣夏季是熱傷害的好發季節,孕媽咪因懷孕激素影響,使得體溫偏高,因此也是熱傷害的風險族群之一,熱衰竭、熱痙攣有什麼不同?孕婦中暑又該如何預防呢?


人體如何調節高溫?

人類屬於恆溫動物,為了因應環境溫度變化,會藉由對流、輻射、傳導、蒸發排汗四種方式散熱,人體正常體溫為約 37℃(正常變動範圍介於 0.5-1.0℃左右),而孕婦因為懷孕激素的影響,所以體溫約37.2℃左右。當身體調節功能異常時,身體容易蓄熱,若體溫持續上升,則會產生熱傷害。

孕婦為何比一般人更容易中暑?

由於懷孕激素分泌的影響,使得孕媽咪體溫偏高,再加上懷有胎兒,所以血管調節能力、散熱機制下降,若長期暴露在高溫的環境,熱不容易散去時,就容易引發中暑。

上述的熱傷害又是什麼呢?

可怕的熱傷害!

人體在高熱的環境下,會因大量的排汗及流失電解質而出現不同的臨床症狀如下:

01 熱痙攣

因身體運動量過大,使得鹽分大量流失,造成體內液體、電解質存量減少,而導致腹部或肢體的肌肉收縮、抽搐,約維持1到3分鐘,肌肉會壓痛、成塊變硬,體溫呈現正常或稍高。將患者移到涼爽的環境下,給予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並按摩抽筋的肌肉即可緩解,休息2到3天即可復原。

02 熱衰竭

在炎熱的環境下,大量出汗嚴重脫水,導致水份與鹽份缺乏所引起的血液循環衰竭,可視為「熱中暑」前期。其體溫會稍高(不超過40℃),脈搏加速,並有大量出汗、皮膚濕冷、噁心、嘔吐、肌肉痠痛、頭痛、昏睡等現象,其治療還是要把患者移至涼爽的地方。在2到4小時內給予足夠的水份(約1到2公升)、鹽分的補充,以生理食鹽水行靜脈滴注最好。

03 熱中暑

當熱衰竭進一步惡化,就會演變為熱中暑,將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失調,使溫度調節失常,加劇體溫升高,使細胞產生急性反應,患者體溫會超過40℃,會有意識模糊、呼吸困難、昏迷、抽搐等現象,也可能會無汗,但皮膚呈現乾燥發紅。熱中暑又可分為「傳統型熱中暑」,多發生於體溫調節機能變差的人如:老年人、廚師、農夫、建築工人居多;另一型為「運動型熱中暑」,多見於熱濕環境下,從事大量活動身體健康的人,如馬拉松長跑者、軍中新兵。熱中暑將會使大腦、心血管、肝、腎功能損壞,常併發罹病率及致死率。

可怕的熱傷害

熱傷害對孕婦的影響

懷孕時孕婦體內的代謝率會增加,其腹中胎兒的體溫會高出孕婦本身約攝氏1度左右;孕婦因為需要消除生理上的高熱量,通常她們比較不能忍受環境的高溫,但總得面對職場或環境的高溫。

從動物的實驗中,懷孕時發燒若核心體溫超過攝氏38.9度時將會升高流產率及致畸率(主要是神經管缺陷),因胎兒發育時期(孕期前三個月),若長時間處於過熱的環境,胎兒蛋白質會有些錯誤的轉向,而提升畸形畸胎的機率。且高溫導致孕婦脫水,也會使胎兒容易缺氧,而影響到發育。

根據1997年美國公共衛生期刊及2010年美國流行病學期刊都證實炎熱高溫,也會誘發早產,即妊娠20~36週(<37週)的分娩,值得孕婦多加小心注意。畢竟早產新生兒的死亡率占總新生兒死亡率的75~85 %,須要特別注意!

熱傷害對孕婦的影響

3招遠離孕婦中暑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尤其是易中暑的高危險群,包括老人、孕產婦、嬰兒及幼童、病患(包括心臟病、高血壓患者及正在使用藥物治療者)、工作過勞者者或運動者、體重過重者,需小心避免中暑,提供4個預防中暑的方法提供媽咪參考:

(一)避免早上10點至下午2點外出

選擇早晨和傍晚時間進行戶外活動,並適時選擇陰涼處休息;每天都要注意氣象報告,避免於大太陽底下運動,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避免外出,因為此時段是陽光最強烈的時段,且紫外線也最強。出外也要做好防曬,如配戴帽子、撐陽傘等。

(二)穿著寬鬆透氣服飾

懷孕激素的變化,使孕媽咪體溫偏高,這時候若又穿著材質粗糙,不透氣的孕婦裝,很容易造成孕媽咪中暑,所以建議孕媽咪要穿著輕便、淺色、寬鬆且透氣的孕婦裝,才能有散熱!

(三)補充足夠水份

隨身攜帶白開水,隨時補充水份,不管身體靜態或在運動,室內或室外,都要注意補充水份,而且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養成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為了給少體液的流失,避免有酒精或含糖飲料。也禁止太冰的飲料或水,以免肚子不適。

3招遠離孕婦中暑

防曬乳的迷思

Q:擦防曬乳是否能預防熱傷害?

防曬乳的功效主要是預防皮膚的曬傷,所以並無法防止熱傷害的發生,還需其他預防策略。


參考文獻:

[1]衛福部國民健康署_高溫?熱傷害?你需要知道的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