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4-11-27

寶寶的分離焦慮常讓許多父母感到困擾。這種現象通常出現在幾個月大後,當寶寶發展出對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時,便開始對分離感到焦慮。分離焦慮是正常的成長過程,但如果家長不知道如何應對,可能會讓寶寶和自己都感到非常辛苦。本篇文章將為您解釋分離焦慮的症狀、成因,以及幫助家長解決分離焦慮的3個妙招


什麼是分離焦慮?寶寶分離焦慮症狀和成因

分離焦慮是指當寶寶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因為無法看見熟悉的親人而產生的焦慮情緒,這通常會表現為哭鬧、焦躁不安、依賴等負面行為。寶寶會嘗試用這些方式來保持主要照顧者的關注和陪伴,這是一種基於依附關係的本能反應。

分離焦慮v.s.分離焦慮症

如果寶寶的分離焦慮過度持續,甚至影響了日常生活的正常運作,家長需要留意,這可能已經超出了正常的分離焦慮範圍,發展為分離焦慮症。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分離焦慮症需要至少符合一些標準,例如對分離有過度恐懼、拒絕上學或獨自入睡等,持續時間超過4週。如果您懷疑寶寶有這些狀況,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嬰兒幾個月可能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分為三大階段

  • 寶寶6個月大時,可以區分主要照顧者與陌生人並對主要照顧者產生信任感與偏好,對陌生人感到焦慮。
  • 1歲~1歲半是嬰兒分離焦慮的巔峰時期,會無時無刻黏在主要照顧者身邊不離開。
  • 2歲分離焦慮仍未停止,直到3歲此現象會開始減緩,這階段的孩子會將依戀轉移到人事物上,開始可以接受與照顧者短暫分離。

嬰兒分離焦慮3大主因

1、認知發展因素:約6-8個月大的寶寶,他們正發展記憶力,此時記憶力提升,開始能分辨主要照顧者與陌生人的不同,但因尚未發展「物體恆存概念」,所以會誤認為主要照顧者一離開自己的視線,就永遠消失在世界上了。

2、遺傳與氣質因素:相較於其他寶寶,若家長本身患有焦慮症的寶寶,具有較高分離焦慮風險,此外,個性害羞、內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有分離焦慮。

3、依附關係因素:相較於安全依附型的寶寶,若照顧者與寶寶屬於抗拒型依附,恐較難面對分離焦慮,且難以安撫。

緩解嬰兒分離焦慮3大妙招

1、提前預告並承諾:主要照顧者可以在離開前,請務必提前告訴寶寶您即將離開,讓他有心理準備。千萬不要偷偷溜走,因為這樣會讓寶寶產生更多的不安全感,甚至會對未來的分離感到更加恐懼。可以用溫柔的語調和他說:「媽媽要去工作,等下午就會回來陪你玩喔!」

2、同理寶寶並適時回應情緒:當主要照顧者要跟寶寶分開時,父母應該要避免「不准哭、羞羞臉」這類具否定性的話語,相反地,應該要適時陪伴孩子跟寶貝說「我知道你很不想和媽媽分開,這讓你覺得難過,但媽媽一定會回來的。」這樣的話語能讓寶寶感受到被理解,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有被重視。

3、逐步練習短暫分離躲貓貓遊戲:和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讓寶寶理解「物體恆存」的概念 ,這種遊戲能讓寶寶逐漸明白,雖然看不到媽媽,但媽媽並沒有消失,只是短暫地離開。您也可以從短時間的分離開始,例如離開幾分鐘,然後慢慢延長時間,幫助寶寶適應分離的過程。

背巾,給寶寶滿滿的安全感

當寶寶被背在主要照顧者身上時,他們可以感受到熟悉的溫度、氣味及心跳聲,能增加依附感和安全感
寶寶在面對分離時更不容易感到焦慮。擁抱和接觸能給寶寶帶來安心感。

分離焦慮是寶寶成長一部分

寶寶的分離焦慮是正常的成長階段,透過正確的應對策略,家長可以幫助寶寶逐步適應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理解並回應寶寶的情緒需求,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能讓寶寶在分離時感到更加安全和安心。希望這些方法能夠幫助您和寶寶一同度過這段成長的挑戰期。


💗 關注媽媽餵 IG 參與更多媽媽話題

💗 關注媽媽餵 FB 參與更多媽媽話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