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3-02-23

剛出生的寶寶對外頭的不具完善的抵抗力,因為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所以只能藉由各時期施打嬰兒疫苗,使身體的免疫系統具辨別外來病原體的能力,以保護嬰兒的健康。
目前有10種公費嬰兒疫苗,而施打的時程該如何知道呢?以下將以疫苗種類做分類,並告訴爸比媽咪,寶寶需要接種疫苗的時機點,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千萬別分心唷!
內容目錄
活性減毒疫苗v.s.非活性疫苗
可分為活性減毒疫苗與非活性疫苗 , 兩者相差於,活性疫苗含有毒性減弱的病原體,接種後疫苗反應較持久,但少數會引起病徵。而非活性疫苗,內含已除活性的病原,也稱為死疫苗,雖說較安全,但可能需要施打多次,才會有抗體。
若將台灣嬰兒疫苗依照活性與非活性區分,可分為:
活性減毒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等。
非活性疫苗:B型肝炎疫苗、五合一疫苗、流感疫苗、日本腦炎疫苗、A肝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 。

台灣公費嬰兒疫苗種類
◼B型肝炎疫苗
疾病特性: B型肝炎是肝炎的一種,是經由含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而感染,且因台灣屬於B型肝炎高感染地區,加上要預防母嬰垂直感染,所以幼童時期接種疫苗是十分重要的!
疫苗作用:預防肝細胞受到病毒感染,導致細胞變質、壞死。
施打時程:
- 第一劑:出生24小時內,越早接種越好
- 第二劑:出生滿一個月
- 第三劑:出生滿六個月
副作用:大多無副作用
注意事項:母親非B型肝炎帶原者的出生嬰兒體重(<2,000公克),其第1劑B肝疫苗,於體重超過2,000公克或出生滿1個月後接種。
◼卡介苗
疾病特性:結核桿菌造成的疾病,最耳熟能響的就是肺結核,而結核桿菌侵害多種器官,其中有以肺部最為嚴重。
疫苗作用:是一種牛的分枝桿菌所製成的活性疫苗,經減毒後注入人體,可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且可避免造成結核性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施打時程:
- 出生滿5個月(建議接種時間為出生滿5-8個月)
副作用:接種1-2週會有小紅節結,會有微癢的反應但不發燒,約3週時,會有腫脹或膿泡現象,此時要保持乾燥,且不可擠壓,約4個月開始結痂留下一個淡紅色小疤痕,過段時間後會變成膚色。
注意事項:疑似結核病人及疑似被結核菌感染者,勿直接接種卡介苗,而新生兒提早接種者,體重應達2500公克以上。
◼五合一疫苗
疾病特性:五合一包含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及b型嗜血桿菌。而白喉屬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破傷風感染雖只局限於壞死組織,但破傷風桿菌會形成神經外毒素,將導致嚴重的神經性症狀與死亡。百日咳病患則多為5歲以下兒童,至於小兒麻痺,輕症可能有發燒、頸背僵硬等,重症則有終身殘疾的風險。而b型嗜血桿菌是兒童上呼吸道常見的一種細菌,多發生於3個月至3歲之嬰幼兒。綜上所述,都顯示這五種病原體,對嬰幼兒健康具危脅性。
疫苗作用: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及b型嗜血桿菌五種傳染疾病。
施打時程:
共需施打四劑,分別位於
- 第一劑:出生2個月
- 第二劑:出生4個月
- 第三劑:出生6個月
- 第四劑:出生1歲6個月
副作用:接種後1-3天注射部位可能有紅腫、酸痛,偶爾有哭鬧不安、疲倦、食慾不振或嘔吐等症狀,通常2-3天後會恢復
注意事項:若接種部位紅腫持續擴大、接種後持續高燒超過48小時或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及嚴重不適症狀,應盡速至醫療院所就醫。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
疾病特性:肺炎鏈球菌可以引發嚴重的肺炎,且可能合併多種併發症,而導致死亡,其中又以2-5歲的幼童為高危險族群,因其免疫功能尚未發展完全。
疫苗作用:含有13種肺炎鏈球菌的抗原,可以活化體內的T細胞淋巴球,且使T細胞具持久的記憶能力,延長其效果。
施打時程:
- 第一劑:出生2個月
- 第二劑:出生4個月
- 第三劑:出生滿12-15個月
副作用:少數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於接種2天內恢復。
注意事項:接種後如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症狀,應儘速就醫處理。
◼水痘疫苗
疾病特性:由帶狀性皰疹所引起的傳染病,是一種好發於兒童的疾病,且具有高度的傳染力。
疫苗作用:因隨著年紀增加,感染後的症狀會較嚴重,但若有施打疫苗,可以降低嚴重程度。
施打時程:
- 第一劑:出生12個月
且建議滿4-6歲自費接種第二劑
副作用:接種部位可能有發紅、疼痛,且可能會有發燒現象,接種後5-26天於注射部位或身上可能會出現水泡,但屬於正常現象。
注意事項:若與其他活性減毒疫苗(例如MMR、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分開接種,應間隔至少28天以上。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
疾病特性:包含了三種疾病,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皆屬於飛沫傳染,其中麻疹屬於高傳染性疾病,且腮腺炎若於青春期感染,易併發睪丸炎或卵巢炎,嚴重會影響生育能力。
疫苗作用:用來預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的活性減毒疫苗,且具有長期免疫。
施打時程:
- 出生12 個月
- 滿5歲至入國小前
副作用:偶有疹子、咳嗽、鼻炎或發燒等症狀。

◼日本腦炎疫苗
疾病特性:臺灣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多發生於5-10月,輕症有頭痛、發燒症狀,重症則會死亡。
疫苗作用:有效防範日本腦炎。
施打時程:
- 第一劑:出生15個月
- 第二劑:第一劑間隔12個月
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有接種後出現輕微或中度全身無力、肌痛、發燒,但於數天會恢復,屬正常現象。
◼季節性流感疫苗
疾病特性:未滿五歲幼童為季節性流感高危險族群,多以飛沫感染,每逢春節期間,是季節性流感的全盛時期。
疫苗作用:需每年施打才有足夠保護力。
施打時程:
出生6個月-國小前,施打第一劑後,間隔一個月,可接種第二劑。隨後則為每年一劑即可。
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等,少數人會有發燒、頭痛、等,一般在發生後1至2天內可恢復
注意事項:若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
◼A型肝炎疫苗
疾病特性:好發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症狀有疲倦、厭食、發燒等,雖然兒童時期感染只有輕微症狀或無症狀,但因少數人會引發猛爆型肝炎,因此仍不可輕忽。
疫苗作用:為不活化疫苗,用於預防A型肝炎病毒感染。
施打時程:
- 第一劑:出生12-15個月
- 第二劑:1歲又6個月
兩劑需間隔6個月
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熱感、輕微發燒、倦怠,通常2-3天會恢復。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DTaP-IPV)
疾病特性: 包含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 ,相較於先前敘述的五合一疫苗,差別在無預防 b型嗜血桿菌 。
疫苗作用:可同時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是種疾病。
施打時程:
- 第一劑:滿5歲至入小學前
副作用:接種部位可能有紅腫、疼痛現象,偶爾有食慾不振、嘔吐、發燒等症狀,數天會緩解。
注意事項:接種部位有嚴重紅腫或經過數日不退、出現化膿或持續發燒,應儘速就醫。

嬰兒漏打疫苗該怎麼辦?
單劑疫苗的補打方式
- 卡介苗:屬於單劑疫苗,一歲以下的兒童,可於任何時間進行補打,但一歲以上的兒童,則需做需做結核 菌素試驗,結果陰性才需補打,陽性則不需要。
- 水痘疫苗:任何時間都可補打,可以和麻疹德國麻疹與腮腺炎疫苗一起補打,若不一起補打,兩者施打時間須間隔一個月。
- 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疫苗:任何時間都可補打,可以和水痘疫苗一起補打,若不一起補打,兩者施打時間須間隔一個月。
混合型(預防多種疾病)疫苗的補打方式
- 五合一混合疫苗:若漏打,只要按照需要的劑數補打完即可。例如:已打了1劑,之後未照時間施打,則只要依照各劑間隔時間(最小間隔為4周)繼續補打第2劑和第3 劑,第4劑則建議和前一劑間隔至少6個月。
多劑的預防單一疾病疫苗的補打方式
- B型肝炎疫苗:依照各劑之間的間隔時間補打即可,第1劑和第2 劑最小間隔4周,第2劑和第3 劑最小間隔8周。
- 13價結合肺炎鏈球菌疫苗:依照不童年紀補打方式不同
小於6個月寶寶>分別在2、4、6個月打完三劑,之後在滿1歲之後再追加一劑,共施打四劑。
7~12個月寶寶>間隔2個月打一劑,打完兩劑後再追加第三劑即可。
1歲以上寶寶>須間隔2個月打兩劑。
2歲以上寶寶>只要打一劑。
- 日本腦炎疫苗:若錯過,則需要重打的疫苗。前兩劑之間的間隔不可超過3個月,之後等隔年的3~5月時再追加第三劑,萬一前兩劑的間隔已超過3個月,就必須重新打第一劑,只要未完成基礎劑,就無法追加第三劑,因此必須特別留意施打的時間。
因此嬰兒接種的疫苗的時間點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提供一個小工具,爸比媽咪可以透過衛福部-嬰幼兒預防接種時間試算,一次瞭解寶寶之後須施打疫苗的時程!

您好,不好意思
我現在正在觀看“最詳細公費疫苗嬰兒施打種類與接種順序懶人包一次看”相關內容,發現圖示第二張圖片有標示錯誤,12~15個月的地方“應該”沒有五合一疫苗第三劑建議接種時間,在這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