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2-11-02
嬰兒生長曲線該怎麼看?捲尺如何測量嬰兒頭圍、身長?超過、低於生長曲線該怎麼辦?嬰兒體重過重、過瘦該怎麼辦?傳授2招讓寶寶能維持正常體重,趕緊來看看!
內容目錄
寶寶看起來好瘦小是發育不良嗎?
為何我的寶寶比同月齡的孩子還要瘦小?其實有時候眼見不一定為憑,因為用看的其實並不準確,還是要測量看看寶寶的頭圍、身長與體重,再去對照WHO新版的嬰兒生長曲線才準確唷!
嬰兒生長曲線表是由五條線組成的,由上到下分別是第97百分位、第85百分位、第50百分位、第15百分位、第3百分位,而只要測量完寶寶的數值是落在第97百分位~第3百分位內都是屬於正常的唷。
但如果寶寶的測量數值是超過第97百分位或低於第3百分位,則可能是生長出現的一點問題因此需要尋求專業醫生的治療唷!
(延伸閱讀:1~12個月嬰兒發展懶人包,男女嬰兒生長曲線表大公開)
如何測量寶寶頭圍、身長與體重?
要幫寶寶測量頭圍、身長首先要準備一個軟捲尺,及一條毛巾,首先可以拿著毛巾站於體重機測量重量(媽媽與毛巾),頭圍測量需從寶寶眉毛上方隆起的部位(稱眉弓)到後腦勺凸起的地方繞一圈,這樣量測出來的數值就是寶寶的頭圍。
身長測量則比較困難,因為寶寶會一直亂動,在測量寶寶身長時,建議先將上衣、尿布等物品從身上退去,然後底下墊一個毛巾,讓寶寶側躺在上方,接著可以用一隻手輕壓寶寶的小腳,並將捲尺從寶寶的腳跟部連至頭部,這樣大約可以量出嬰兒的身長。
接著將下方的毛巾包裹住寶寶,在抱著寶寶站至體重秤上,測量出來的重量再減去毛巾與媽媽的重量,即可得到嬰兒的體重。
該如何對照嬰兒生長曲線呢?
嬰兒生長曲線圖的縱軸是寶寶測量部位,分別有頭圍、身長、體重,橫軸則是寶寶的月齡,那該如何對照嬰兒生長曲線呢?以下以出生1.5的月,體重5公斤的男寶寶做舉例:
- 第一步:先從底下橫軸找到月齡1.5個月,然侯往上延伸
- 第二步:從縱軸找到體重5公斤,往橫向延伸
- 第三步:兩線將會交於一點,可以觀察這個點是若再第幾百分位
如果是落在第3百分位~第97百分位的範圍中,那恭喜妳!寶寶目前屬於正常的發育狀況,但如果低於第3百分位或是高於第97百分位時該怎麼辦呢?
超出正常生長曲線的範圍
- 身高超出第97百分位:則表示寶寶的身高比其他孩子來的高,通常如果爸爸、媽媽的身高也很高,則不用特別擔心,因為多半是遺傳,但如果很擔心寶寶身高異常,建議可以至小兒內分泌科讓專業醫護做判斷。
- 身高低於第3百分位:如果寶寶的身高一直低於第3百分位時,則有可能是體內的生長激素不足引起的,建議在晚上9點到凌晨3點要保持熟睡,體內才能正常分泌生長激素。
- 體重超出第97百分位:表示寶寶營養過剩,需要調整飲食,以免未來體重過重!而通常體重超過第85百分位就是一個警訊!
- 體重低於第3百分位:有時候可能是寶寶挑食,或是腸胃道吸收能力差,使發育不良,如果長時間寶寶的體重都低於第3百分位,則有可能影響到未來的發育。
- 頭圍超出第97百分位:若寶寶頭圍過大可能是腦積水、頭部畸形等,須由專業醫生判斷。
- 頭圍低於第3百分位:可能是寶寶大腦發育不完全,也可能是營養不良引起。
嬰兒體重也可透過BMI測量
提到體重是否合乎理想,目前常見的參考指標是BMI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過去BMI數值多以成人為主,民國102年衛福部改版新增,年齡下修至0歲新生兒也列入參考;透過身高和體重的交互關係,再輔以寶寶性別算出BMI指數,看落點是位於過輕、正常、過重還是肥胖。
由BMI指數可了解幼兒發育狀況,如果只有體重較輕,可以先讓小兒腸胃科醫師檢查是否有腹瀉等吸收不良的症狀;若沒有上述症狀,可先從均衡飲食、增加熱量著手。
幼兒0~5歲身體質量指數(BMI)表 ※BMI指數算法:體重(公斤)∕身高²(公尺²)
男孩BMI:
男孩 | ||||
年紀 | 過輕 | 正常 | 過重 | 肥胖 |
BMI< | BMI介於 | BMI≧ | BMI≧ | |
0.0 | 11.5 | 11.5~14.8 | 14.8 | 15.8 |
0.5 | 15.2 | 15.2~18.9 | 18.9 | 19.9 |
1.0 | 14.8 | 14.8~18.3 | 18.3 | 19.2 |
1.5 | 14.2 | 14.2~17.5 | 17.5 | 18.5 |
2.0 | 14.2 | 14.2~17.4 | 17.4 | 18.3 |
2.5 | 13.9 | 13.9~17.2 | 17.2 | 18.0 |
3.0 | 13.7 | 13.7~17.0 | 17.0 | 17.8 |
3.5 | 13.6 | 13.6~16.8 | 16.8 | 17.7 |
4 | 13.4 | 13.4~16.7 | 16.7 | 17.6 |
4.5 | 13.3 | 13.3~16.7 | 16.7 | 17.6 |
5 | 13.3 | 13.3~16.7 | 16.7 | 17.7 |
女孩BMI:
女孩 | ||||
年紀 | 過輕 | 正常 | 過重 | 肥胖 |
BMI< | BMI介於 | BMI≧ | BMI≧ | |
0.0 | 11.5 | 11.5~14.7 | 14.7 | 15.5 |
0.5 | 14.6 | 14.6~18.6 | 18.6 | 19.6 |
1.0 | 14.2 | 14.2~17.9 | 17.9 | 19.0 |
1.5 | 13.7 | 13.7~17.2 | 17.2 | 18.2 |
2.0 | 13.7 | 13.7~17.2 | 17.2 | 18.1 |
2.5 | 13.6 | 13.6~17.0 | 17.0 | 17.9 |
3.0 | 13.5 | 13.5~16.9 | 16.9 | 17.8 |
3.5 | 13.3 | 13.3~16.8 | 16.8 | 17.8 |
4 | 13.2 | 13.2~16.8 | 16.8 | 17.9 |
4.5 | 13.1 | 13.1~16.9 | 16.9 | 18.0 |
5 | 13.1 | 13.1~16.7 | 16.7 | 18.1 |
說明:
●本建議值係依據陳偉德醫師及張美惠醫師2010 年發表之研究成果制定。
●0〜5 歲之體位,係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之「國際嬰幼兒生長標準」。
2招有效控制嬰兒體重
預防嬰兒太胖>>不要過度哺餵
「年齡」是幼兒食量參考的重要因素,所以對於不同月齡的小孩,會有不同的飲食建議,像喝母奶的寶寶只要喝完奶可以安穩睡2小時以上,就表示這一餐就算有吃飽;另外也可以看小便次數,若一天換尿濕沉甸甸的小便超過6次,就表示奶量和水分是足夠的。
而對於攝取配方奶的寶寶,4個月內的寶寶每公斤體重所需奶量約為100~150㏄,新生兒一天約喝6~8次奶,歸納出一個奶量計算公式如下:
(寶寶體重×100~150㏄)÷ 每日餐次﹦一餐的奶量
※如果一個3公斤的新生兒,每公斤體重所需奶量以150㏄計算,假使他一天喝6次奶,那麼依奶量計算公式,寶寶每餐要給予的奶量就是約為75㏄。
(3kg×150㏄)÷ 6餐﹦75㏄/餐
預防嬰兒太瘦>>副食品多元化
當寶寶6個月後開始攝取副食品時,媽媽可以將食材多元化,適時的加入魚肉、其他肉類、蔬菜、水果,便且可以變化烹調方式,像是蒸、炒、烤多種方法進行副食品的烹調。
如果過瘦的寶寶過去都是吃粥類的副食品,媽媽可以試著添加米飯、麵條,其他配菜也可以稍微調味,但若是油炸、重口味的就盡量避免,以免之後寶寶偏好重口味!
(延伸閱讀:媽咪不再手忙腳亂,寶寶副食品全攻略,這樣吃就對了!)
破解傳統嬰兒飲食迷思
迷思1.孩子小時胖不是胖,長大自然會抽高變瘦?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2011年發表了一篇論文,實驗追蹤了6000多位兒童20多年時間,發現體重正常的兒童,在長大成人後,約1∕7會變肥胖;體重過重的兒童,約2∕3會變肥胖;如果從小就肥胖,則有8成到了成人還是改變不了肥胖的體型。
抽高有可能變瘦,但並不是消極地任由體重增加,以為長大自然會瘦。兒童尚在發育中,一般不建議節食減重,只要能維持現有體重,不要繼續增加就好,隨著身高成長,讓身形達到正常的比例。但如果肥胖已經造成身體的負擔,例如造成脂肪肝,就有必要初步減重;如果脖子或腋下皮膚有黑色素沉著,並不是沒洗乾淨,而是黑色棘皮症,和脂肪肝、糖尿病都有關聯。家長須特別留意!
迷思2.多吃肉類才會有營養,我要小孩變強壯?
1歲後孩童對蛋白質、脂類及醣類的重量需求比為1:2:7。4歲之後若小孩過胖,則需求減為1:2:9。而醣類的需求和蛋白質與脂類相比,需求量較大,那是因為如果醣類攝取量過少,將不夠腦部運用,尤其這個階段是孩童發育黃金期,更應注重補充。醣類的主要來源有五穀類(如:麵包、餅乾、米飯等),部份蔬菜(南瓜、莢豆類、紅薯、洋芋、玉米等)和水果(蘋果、梅子等)也有。
醫師表示肉類的攝取也有限制,若蛋白質過多,會形成蛋白尿和腎結石,含硫胺基酸會形成硫酸鹽,需要鈣來中和酸性,但相對的若鈣補充不夠,反而會從骨頭挪出來用,就會影響孩童的骨骼發育。
因此,孩童基礎的骨骼發育最不可或缺還是鈣質,1歲後還是應該維持每天至少喝1次奶的習慣,乳製品是鈣質良好的來源;除此之外,芥藍菜、高麗菜、綠色花椰菜等,也都含有豐富的鈣質。適當曬太陽,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也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
*更多內容請參考【BabyLife育兒生活】2014年5月號